来源:南报网
2023-03-20 07:57:56
浦口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书写“诗与远方”新篇章
挑起“金扁担”,激发新活力
(资料图片)
3月19日,早晨的兰溪公园,2023南京浦口马拉松暨全国女子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南京站)即将开赛,现场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做做拉伸运动,和闺蜜拍照打卡……与往年不同,今年浦口全新升级了“金字招牌”女子半马,首次叠加了全马、半马和mini马三个项目,既保留了甜蜜跑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又保持了全国最高级别女子半程锦标赛专业水准。
连日来,为激活全区文旅市场,浦口频频出招,动作不断:永宁第八届金花节开幕,成为都市圈春季旅游的品牌线路;四方艺术湖区首次举办赏花节,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楚韵花香温泉民宿村为周边村民提供近30个就业岗位……
文旅体融合是一场“诗与远方”的牵手相伴。“文旅体融合的核心要义是把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不同功能进行有机整合。浦口自然禀赋优越,我们要打造更多品牌、引进更多项目、策划更多活动,催生‘老树发新芽’‘新芽成大树’。”浦口区文旅局(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浦口文旅正从“墙内开花”走向“墙外更香”,这根“金扁担”正一头挑起“绿水青山”、一头挑起“金山银山”。
品牌引领,助力浦口文旅“长红”
一场马拉松,是对城市的一次巡礼,从“浦口女子半马”升级为“浦口马拉松”,是这朵铿锵玫瑰迎来又一次的精彩绽放。作为一年一度的金牌赛事,在哪举办、路线如何设计、串联哪些浦口特色风光等都体现了浦口的“小心思”。
据了解,本次赛事充分体现浦口区和江北新区两区联动的优势,串联两区22个地标建筑、景点景区,横亘老山长江之间,全方位展现华昌龙之谷、蜂巢、研创园、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等新业态新平台新气象。
作为快速聚集人气的一种方法,近年来,举办马拉松、打好“体育牌”成为不少地区推动文旅体消费的一条路径。数据显示,浦口区每年举办各类市级及以上体育赛事十余场,区级体育赛事200余场。“根据测算,全区每年有近1.5万人直接参赛,每年带动5万人参与体育观赛、体育旅游,每年带来旅游收入近1亿元。”浦口区文旅局(体育局)副局长王平介绍,2022年,浦口全年累计实现旅游人次15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9%、20.6%。
马拉松的品牌效应正在助力浦口文旅“长红”,也让浦口意识到,当前文旅产业已经逐步从“人口红利”的时代迈向“人心红利”的时代,消费者会根据兴趣爱好和个人品位进行选择。“因此我们打造专属于浦口的品牌,和消费者达成心理上的连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浦口区文旅局(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马拉松到老山国际文化旅游节,从“浦口微度假现在就出发”到“栀子花开端午节来”,近年来,从口号到品牌,从形式到内容,浦口的美正在逐渐“出圈”,品牌效应正在逐渐凸显。
丰富供给,多元业态“百花齐放”
樱花舞,风铃动。春日,踏入四方艺术湖区,仿佛进入一片粉色海洋。摆好造型、回眸一笑,相机定格这一最美瞬间,游客们也正如《粉色海洋》歌词中唱的那样:粉色海洋,你回头望,笑得像天空里的棉花糖。
这场春日的百花盛宴吸引着四方来客,来自浙江的吴女士是其中之一。“朋友给我推荐了这里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些攻略,绿地开阔、环境优美,周边还有其他美丽乡村,所以就带着孩子驱车来玩。”吴女士一边介绍,一边给女儿拍照。
“最近园区里的桃花、紫叶李等渐次开放,所以我们推出四方赏花节。”南京佛手湖建筑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负责四方艺术湖区运营,今年首次打造赏花节,从3月11日持续至26日,目前市场反响不错,门票收入已超20万元。
文旅融合离不开好的空间载体,赏花节的首次亮相,是浦口不断升级文旅业态、丰富内容供给的缩影。近年来,围绕“山、水、泉、林”特色资源,浦口正进一步加强文旅体融合,推进越野、骑行、水上运动等赛事环老山、沿滁河、进景区,通过举办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赛、江苏省滑翔伞定点联赛等各类品牌赛事活动,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
“旅游高质量发展,主张的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浦口区文旅局(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浦口旅游从一隅到全域,产品从单一到多元,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通过举办贯穿全年的四季主题活动,不断谋划新的文旅消费热点,持续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绿里生金,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我们不能接受一个没有野菜的春天》是“响堂”微信公众号近期的一篇推文,文章一经推出,响堂村民孙娟的微信消息就没断过。
“因为在村里负责接待工作嘛,认识了很多游客,不少人发链接问野餐包的具体内容、价格、上线时间等等。”孙娟说,家里的老人知道这件事后笑得很欢,坦言曾经用来果腹的食物,如今却成为一种季节仪式感。
老山脚下的响堂村,三面环山一面抱水,至今还保持着30多年前的风貌,鸡犬相闻、炊烟袅袅。
“绿色家底”丰厚,但同样受制于地理等因素,产业发展找不到出路,这是浦口不少村子的现实写照。
在此背景下,2021年3月,浦口文旅集团启动“响堂计划”,一朵花带动了一个产业,一个项目激活了一个村落,共富之路也就此开启。数据显示,几年前,响堂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万元,如今已经超过4万元,2021年村集体收入更是突破2000万元,而栀子花的亩均效益也比往年提升约30%。“你看我家,老宅租给了文旅集团,一年租金十多万元,我还在村里有了一份工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孙娟说。
“大河有水小河满”。在找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绿色路径上,浦口区打造出一批如响堂、不老村、黎家营民宿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振兴“模范生”,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走向“守绿换金”“点绿成金”,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点。
关键词: